有的人虽然戴镜视力达到了1.0,但还是抱怨看不清楚。Why?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不是他在撒谎,或者期望值过高,而可能是视觉质量出现了问题。平常我们所熟知的“E字表”只能检查视力,而无法检测出“视觉质量”。视觉质量,需要通过“波前相差仪”和“对比敏感度检测仪”来检测。
视觉质量差的人,看东西可能出现光晕、对比敏感度下降、星芒、眩光等不适(如上图前一排所示)。而我们追求的是上图第二排中清晰舒适的视觉体验。
明达眼科医生正在为患者行对比敏感度检查
明达眼科医生正在为患者行波前像差检查
怎样才能提高“视觉质量”?
国内外研究表明,与传统的LASIK手术相比,“波前像差引导”技术,能够很好地减少屈光术后对比度敏感度下降、眩光、重影等现象,使患者术后拥有更高的视觉质量。
什么是“波前像差引导”技术?
波前像差技术原本是一项天文学技术,主要用来纠正太空望远镜的像差问题,以便能更清晰地观测到更远距离的星球。当这项技术应用于眼科后,很快在提高手术后的视觉质量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近视眼患者追求手术后更好视力,甚至超过术前戴镜最佳矫正视力的视功能带来了希望。
为什么这么神奇?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眼所成的像并不能够完全无误地再现物体的原形,而这种差异就叫做像差。人眼的像差不仅存在低阶像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视、远视、散光)。而且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高阶像差(如球差,彗差,三叶草,四叶草等)。不同的高阶像差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我们的视觉质量。
1、传统手术只能矫正低阶像差,“波前像差引导”还能解决高阶像差
光学镜片和普通LASIK手术只能矫正近视、远视、散光这些低阶的像差,而不能矫正高阶像差。但是,如果实施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LASIK手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矫治屈光不正,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视力,更能针对性地去除影响视觉质量的各级高阶像差,从而使术后的视力更清晰,视觉质量更好。
2、“波前像差引导”精度是传统手术的25倍
传统手术矫正屈光不正都是以25度作为一个单位,而“波前像差引导”技术能将手术精度缩小到1度。波前像差检测仪能够检测眼球不同位置的像差值,针对性的进行精雕细琢,就像裁缝“量体裁衣”一样。
眼球上不同区域的近视度数分布示意图
3、真正的个体化手术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LASIK手术通过了美国FDA认证。术前使用波前像差仪可以清晰显示患者的像差状况,再将这些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方式导入准分子激光系统,引导准分子激光进行“个性化”扫描。(如果仅仅只能进行波前像差检查,而无法将信息导入到激光机的手术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波前像差引导手术)。
当“波前像差引导”遇到“飞秒激光”
“飞秒激光”无疑是当前近视手术中炙手可热的词语。然而很多朋友不清楚,其实飞秒激光有很多种,有的飞秒激光可以联合“波前像差引导”,而有的只能做单一的飞秒激光。iLASIK手术就是将“飞秒激光、波前像差引导、虹膜定位”这三种技术完美融合的产物。它比传统LASIK手术更加精确、安全、稳定。同时,与单一飞秒激光相比,iLASIK术后视觉质量更佳。
i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值(右)较术前(左)明显提高
根据我们明达眼科及国内外临床研究发现,经过波前像差引导的近视手术(尤其是iLASIK手术)术后患者裸眼视力多能达到或者超过了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通过对比敏感度检查,发现不少人术后视觉质量明显提高了,即使是在模拟夜间或者驾驶时眩光的环境下,依然拥有很好的视觉质量。我院还有的患者iLASIK术后视力达到了2.0,也就是视力表的最后一排,这是术前通过配戴眼镜很难达到的。
什么才是屈光手术应该追求的目标?
表面切口的大小?还是视觉质量更好?
对于患者而言,我想你一定是很在乎“看得清楚!”是的,屈光手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近视、远视、散光,甚至老花的患者不用戴眼镜,也能看得很清晰、舒适。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视觉质量!